


扬州网讯(周莹 徐佳/文 义富 政超/图)日前,我市拥有的世界非遗项目又添新成员,有着悠久历史的扬州剪纸继古琴、雕版之后,成为我市第3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项目。然而在华丽亮相世界舞台的同时,扬州剪纸也像大部分非遗项目一样,存在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昨天,记者从中国剪纸博物馆获悉,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是在古琴、雕版之后,我市入选的又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为了纪念扬州剪纸入选世界非遗,中国剪纸博物馆将在春节期间举行扬州剪纸当代大师作品展,届时扬州当代大师100多幅精品都将全景展示。
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京表示,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扬州剪纸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扬州剪纸将展开全国性的巡回展览,要借助世界非遗金字招牌,让扬州剪纸被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让剪纸成为扬州亮丽的名片。
扬州剪纸的申遗成功,让扬州剪纸开始在世界手工艺舞台上华丽亮相。也成为宣传介绍扬州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惊喜:继古琴、雕版后剪纸也入世界非遗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的非遗道路显得有点静悄悄。据了解,扬州剪纸同雕版一起在去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申报成功。牵头这次申报的是陕西,扬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分支,为中国剪纸的申报提供了证明材料。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秀芳作为扬州剪纸谱系的证明人参与到这次申报的行列中。
中国剪纸博物馆馆长王京表示,扬州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扬州剪纸艺人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让扬州剪纸开始在世界手工艺舞台上华丽亮相。
曾经几度兴衰的扬州剪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
现状:扬州剪纸正处于承上启下的时代
扬州剪纸在唐朝曾经兴盛一时。清朝时期,随着扬州商业的兴盛,扬州剪纸艺人亦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剪纸艺人有包钧等,技艺超群,有“神剪”之誉。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剪纸的主要传承人为张永寿。
扬州工艺美术大师熊崇荣告诉记者,1973年以后,扬州剪纸再次进入发展高峰阶段,那时候光扬州工艺厂剪纸艺人就达40多人,几乎每个花样的订货量都达到千余件,大量的外贸订单让扬州剪纸通过国际书店等途径走出国门。
2007年,随着扬州剪纸博物馆的建立,扬州剪纸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开始试水市场的道路。一时间,扬州剪纸不断开发大量的旅游纪念品、高级礼品等产品,扬州的剪纸开始进入多个城市政府礼品目录,最近又入选了外交部礼宾司礼品目录。
扬州剪纸的特色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
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其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厚薄适中,无色染,质地平整。
扬州剪纸题材广泛,有人物花卉、鸟兽虫鱼、奇山异景、名胜古迹等,尤以四时花卉见长。其特点是以画为稿,构图简练、线条圆滑、显得清秀而挺拔,给人以厚实完整之感。具有优美、清秀、细致、玲珑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在辉煌的背后,扬州剪纸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待解难题,而国内外一些有效的做法,也给了我们一些积极的启示。
未来:谁将成为扬州新的剪纸大师
在一片繁荣的局面中,业界却发出了谁将成为下一个剪纸大师的新质疑。专家表示,扬州剪纸面临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事已高或后继乏人,传承链条正在中断的尴尬局面。张秀芳等一大批大师年事已高,最年轻的大师张慕莉也已经将近50岁。中青年剪纸人才缺乏成为我市剪纸艺术难题的最大难关。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秘书长王克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形态、传承链条、保护难度以及它对一个城市深刻而悠远的影响,都促使我们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和新的做法来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王京表示,剪纸艺术的传承是系统工程,不仅要激发现有大师的创作激情,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培养新的传承人。现在扬州通过专职大师带徒,已经培养出一批新的剪纸艺术家。但是也必须看到整个剪纸界传承人结构还有断档,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大师带徒无忧。 |